第210章 大婚的序曲_大明:我才是皇太孙
笔趣阁 > 大明:我才是皇太孙 > 第210章 大婚的序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0章 大婚的序曲

  礼乐之邦,从来也都不是随意说说而已。

  自汉代始称皇太子,明帝始有临轩、册拜之仪。唐则年长者临轩册授,幼者遣使内册。宋惟用临轩。元惟用内册,不以长幼。

  其实皇太孙的道理也是差不多,现在朱家基本上就是讲究嫡长。

  而册封太子、太孙或者是太子大婚等等,又是有些区别的。

  老朱一直都是在努力的恢复汉人文化传统,所以在一些社稷的大事上,那也是非常在意的。

  其实这么些年,储君的大婚也是有所改变。

  不过储君地位不同,历代之制与纳后大体相同。不过隋、唐以后,始亲迎,天子临轩醮戒。宋始行盥馈礼,大明自然也是这样。

  不过老朱稍微有所改进,在洪武元年定制,凡行礼,皆遣使持节,如皇帝大婚仪。

  纳彩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徵、请期之后,自然也就是告庙了。

  朱樉表情严肃,一身冕服的他持节受册告太庙等。亲王的婚礼没有这样的待遇,但是太孙这个储君就有这样的待遇。

  至于朱允熥呢,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斋戒了,他和皇帝也有各自的任务。

  老朱一身无比庄重的冕服来到奉天殿,朱允熥也是一身冕服的来到奉天殿,到了丹陛前跪下。

  傅友德表情肃穆的端着礼盘上前跪下,盘子里是一支爵。恢复古礼,那自然也就要注意细节。

  朱允熥祭酒之后,是蓝玉端着礼盘上前,这次装的是祭食。

  祭酒祭食结束后,朱允熥来到御座前跪下。

  老朱看着朱允熥,朗声开口,“往迎尔相,承我宗事,勖帅以敬。”

  朱允熥恭恭敬敬叩头,朗声回应,“孙臣朱允熥谨奉制旨。”

  四拜礼结束,老朱就回宫了,而朱允熥也离开奉先殿。

  在中山王府外,张福生紧张而忙碌着,一点都不敢大意。

  仔细的盯着,忽然问道,“这位置怕是不对吧?”

  旁边的徐辉祖顿时紧张了,连忙问道,“大伴,东宫官次于南,东西相向。这是对的,此前已经让人问了好些次、量了好些次,肯定不至于出了差错。”

  大婚的时候,朱允熥的站位也是有讲究的。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制,那自然所站的位置,就是要和东宫是一条线了。

  张福生压低声音说道,“魏国公,太孙殿下不居正殿,这得挪挪。”

  徐辉祖一听顿时明白,别看现在皇太孙是主掌东宫,可是东宫的寝宫正殿一直都是空着的。里头的摆设等等,还是和当年先太子朱标在的时候一样。

  徐辉祖立刻拿出预案,说道,“大伴,要不然稍微向南移三步,和东宫中轴对应。”

  张福生立刻开心说道,“这是最好不过了!太孙殿下至纯至孝,奴婢也不敢出差错,还望国公见谅。”

  在这两位说话的时候,常升已经一脸严肃的带着锦衣卫、禁卫将中山王府围了里三层外三层,沿途的街道也是有禁卫开始值守。衙役什么的,那也只能是在最外围维持秩序了。

  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的马车也到了,两个人也不废话,直接带着一些宫女、嬷嬷进入中山王府,全面的接管一应秩序等等。

  徐辉祖和徐李氏自然不会有任何的不满,徐妙锦出阁自然就是要守规矩,皇太孙的大婚更是不能有任何的马虎。

  朱允熥在东宫看了看,忽然觉得不对劲,“不是,我这也没什么啊!”

  想了想,朱允熥还是直奔乾清宫,“祖父,我这大婚之后肯定是要先住在东宫,起码要住个月余。我看了看,怎么看着像是要我立刻搬来?”

  老朱惬意的眯着眼,享受着郭宁妃的捏肩,“月余?要我说三天过后命妇朝贺了,你们就搬过来。”

  “那不行,妙锦肯定心里怕。”朱允熥说道,“我是没大没小的惯了,她肯定不行。这一来就住在这边,她心里发怵。”

  老朱顿时睁开眼,指着朱允熥骂道,“你还真是朱标的儿子啊!还没娶媳妇就不管老的了!”

  郭宁妃就对朱允熥解释说道,“太子那会儿也是这么说的,还总是嫌不够隆重。”

  看朱允熥不理解,郭宁妃继续解释,“太子和太子妃大婚的时候,古礼该是贽礼用笄。太子觉得衬不起太子妃身份,吵着改为金盘。翟车用凤轿,雁以玉为之。太子妃谒庙,太子也跟着一道去。”

  朱允熥一想顿时乐了,“祖父,那也不能全都依着啊。现在这么一弄,我都忙了不少。”

  老朱更是笑骂说道,“你爹就是偏爱你娘,生怕怠慢了。咱想着也是这个理,你娘入宫的时候孝期还未过,心里又怕没了遇春就不受咱待见。哪至于啊!你娘是咱朱家宗室大妇,再隆重都不为过,咱就依了你爹心意。”

  太子妃入宫用凤驾,祭太庙太子陪同,甚至朝见皇帝的时候乘小车,这无一不是当初朱标对常太子妃的偏爱。也就是太子妃到底不是皇后,所以午门不能走中间那道门。

  不过朱允熥还是坚持道,“先住一个月,等过完年我再搬过来。”

  老朱狠狠一瞪眼,“随你,你不搬来都行!咱年纪大喽,这要是哪天没起来,怕是有人都不知道!”

  用身份压不住,就用情感来施压,老朱这一招用的是越来越顺了。

  但是朱允熥不接招啊,直接说道,“不至于啊,不是说还等着抱重孙么!我这大喜之日,说这些不好。反正过完年再搬过来,到时候把偏殿先收拾出来。我年纪轻,看偏殿的摆设也老气了点。”

  郭宁妃就帮腔说道,“太孙说的也是在理,偏殿是老气了些。这两天让人收拾收拾,依太孙寝宫的样式再置办些家具摆设,这可好?”

  老朱顿时说道,“这倒也是,咱此前倒是没想着。咱岁数大了,就喜欢看着老旧些。允熥不成啊,这用的东西得亮堂一些才好。改,回头就让人给改一改,咱孙儿年轻!”

  以前老朱可能不觉得,他的乾清宫布置等等可能稍微显得老气。

  也别说什么中式家具看着就稳重、老成等等,风格还是有些差别的。

  郭宁妃就打趣说道,“就是现在想着允熥成亲了,他那寝宫也得改改。以前说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摆了不少,这两年没往里头添些东西了。这搬来乾清宫,最多给你弄个库房,别给墙上给挂的满满当当。”

  “娘娘,这两年我寝宫可没再挂多少兵刃了。”朱允熥叫苦不迭,赶紧解释,“都是以前的事情了,小时候不懂事,现在不能再说了!”

  “不是说还挂着几柄剑吗?还有两杆枪,记得上回过去见着了,一进门就看着门口杵着根槊。”郭宁妃继续打趣着说道,“可给陛下气着了,说你还是像往常一样。”

  朱允熥仔细想想,也顿时乐了,“挺您这么一说,好像是有些出格了啊!大概也就是以前习惯了,底下的人也不敢说,我顺眼了就那么摆着。”

  老朱对此深有感受,他也就是觉得有些东西看顺眼、看习惯了,也就这么着了。真要是有什么改动,他反而还是有那么一些不自在的。

  “你搬过来了,咱也不去你们那屋,你们也别嫌咱老喜欢啰嗦。”老朱就说道,“寻常百姓家的,儿孙也都是要跟着长辈住。咱不给你们立规矩,你们别躲着就是。”

  自己有着一片小天地当然好,估计很多当儿媳的都不想着跟公婆一起住。

  朱允熥嘿嘿一乐,“我本来就没规矩,从小到大就没规矩。”

  “没规矩好,亲近。”老朱就乐和和的说道,他大概是最不希望看到朱允熥特别守规矩的人,“咱也知道你喜好,咱不让人收拾你屋,该什么样你和你媳妇自个儿商议。咱也不管那么多,明年抱着了重孙就行。”

  得,催婚已经不能满足老朱了,现在是在忙着催生。

  郭宁妃想起来一件事情,说道,“乾清宫的人得换一波,陛下以为呢?”

  朱允熥愣了一下,连忙说道,“用不着,都是熟悉人用着顺手。”

  “那哪能一样!”郭宁妃就严肃的说道,“在东宫里头,宫人伺候你习惯了,知道你喜好。这要是搬来了乾清宫,到底是以东宫的人说了算,还是乾清宫的人说了算?我看呐,多半还是乾清宫的老人说了算,你手底下的那些人也不敢多嘴,那多不好!”

  老朱一想也有道理,可不能委屈了自家孙儿,“宁妃说的有理,宰相门前七品官,更何况还是咱跟前的人。换一些,咱好说。”

  “那自个儿管自个儿的,东宫的那几个在我跟前就是。”朱允熥就说道,“我也不守规矩,手底下的人倒不是不守规矩,只是我宽仁点,手底下的人也知道我喜欢闹腾些。真要是让他们伺候祖父,我也不踏实。”

 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,老朱也不坚持,“那行,这也是小事,看着办就行。”

  老朱对底下的人规矩人,太监、宫女的都是谨小慎微生怕犯错。朱允熥稍微强点,看着是要比老朱宽仁一点,手底下的人不敢僭越归不敢僭越,但是比起老朱这里的人要稍微‘活泼’一点,哪怕这也只是活泼的有限。

  老朱认真起来,问道,“眼看着明天就要成亲了,心里头咋想的?”

  “怎么想的?”朱允熥就说道,“踏踏实实的过好日子呗,有了媳妇就早点生几个孩子,教好孩子就行。”

  这话老朱满意,多子多福一直是他的观念,“咱和你说好啊,等妙锦生了男孩,你再纳妾。”

  朱允熥顿时乐了,“再说、再说!”

  “什么再说!”老朱顿时不乐意了,“别和你爹一样,屋里人少!”

  朱标的侍妾不算多,老朱的侍妾一共二十四个,朱标只有一个零头。

  “过两年再说。”朱允熥也没想过一夫一妻,“真到了什么时候,也该纳文臣、地主家的。要是番邦送女子过来,真要是合眼缘的我就纳入后宫,我心里有分寸。”

  对于朱允熥的有分寸,老朱非常的满意,这才是皇帝、大丈夫该有的样子。

  就像老朱的妃嫔当中,韩妃是高丽人,翁妃是弘吉剌人。他的一些侍妾也不见得都是国色天香,很多的时候也是出于政治因素考虑。比如说郭子兴的女儿郭慧妃;马世熊当初手底下数万人,归降老朱后,义女就成为孙贵妃。其实郭宁妃也好、李淑妃也罢,多少也是有些老朱当初拉拢部下的手段之一。

  朱家出情种不假,可是有些事情也没有那么单纯。

  “成亲之后,咱就不当你是个半大小子了。”老朱更加严肃,说道,“你现在在咱跟前闹,咱看着欢喜。等你成亲了,你就成了丁,该管着一家老小、江山社稷。到时不管是做人做事,咱都要求高些了。”

  朱允熥就点头认可,“是这个理,现在还能仗着年龄胡搅蛮缠。现在都成家立业了,是不能再胡来。”

  “踏踏实实过好自己的日子,咱那孙媳你也得教好。”老朱更加严肃,“咱是看重她身份和品行,只是她这身份到底是太孙妃,以后要当国母。国正天心顺,官清民自安;妻贤夫祸少,子孝父心宽,。宫里什么样子你心里明白,这也二十三年无主了。妙锦就是当家媳妇,她要是管不好事就不成,明白吗?”

  朱允熥严肃点头,说道,“孙儿明白!她就是守着规矩,我也要推着她去管好宫里的事情。”

  老朱顿时开心起来,对郭宁妃说道,“你到时候也搬到乾清宫里来,这些年你代管后宫事。咱孙媳进门了,你帮衬她管好后宫。”

  郭宁妃自然心里有数,她是老朱宠妃,在李淑妃过世后也在代管宫里的事情。但是到底是‘代管’,和当家媳妇是两码事。

  至于在清宫修行的吕氏,没有人提起,也别指望她能管事。

  太孙都已经接管朝廷大事了,太孙妃自然也要开始学会执掌后宫、学会如何做到母仪天下了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quge777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quge777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